Search This Blog

Saturday, August 10, 2013

講古系列 7: 太平山街

讀中學之前,每日都會行過太平山街返學。太平山街上少少有卜公花園,紀念當年港督卜力對抗鼠疫嘅貢獻。太平山街對落有東街同西街,用廣東音譯做 Tung Street 同 Sai Street, 但原來早期,東街曾經譯過做 East Street 的說,至於西街有無譯過個 West Street 就無從考究。

至於太平山街嘅名字出處,原來同香港開埠初期進駐有關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0226322):
如果各位上中原地圖網,鍵入『太平山』搜尋,佢會出『太平山街』的地址。何解?因為最原始的太平山便是太平山街一帶。
話說英人逼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後便派軍隊正式佔領香港。登陸地點在今的水坑口。當時海岸線在現在的皇后大道西。英兵登陸後,便沿山而上,在今的荷里活道公園插旗駐兵。那一帶的山崗因有洋人巡邏佈防,所以治安較好,故被稱為太平山。有洋人,自然會有商業發展,也會有華人進駐。太平山街便是這樣沿山開發出來的一條依山而建的大街。後來洋兵遷往更適合的地點駐防,空出來的平地便成為香港的第一個『大笪地』。當時的大笪地,小販,小商店,睇相,賣武,賣藝,各式各樣的玩意都有,是附近一帶居民閒來無事聚集的地方。
隨著城市發展,洋人越遷越高,在今的山頂區一帶建設高級住宅。既然是洋人的住區,治安當然會很好,而本來的『太平山』已成為低下階層的生活地點,治安再不太平,所以『太平山』這名字,便重新被定義為山頂區一帶。

時移世易,太平山街回復太平,近年多咗好多 Art Gallery 同 Cafe 出現,令以前平靜嘅街道開始變得不平靜。

No comments: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