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Thursday, October 22, 2015

講古系列 10: 香港

前排睇到一份舊地圖,有一個叫 Sogcow Bay 嘅地方,想一探究竟下,無意中响 Archive.org 入面搵到一份非常舊嘅文件,叫 Typhoon Anchorages, 講適合避風嘅地方,內附一份1878年嘅香港地圖,連埋以前嘅香港地名。於是就對住個地圖探究一番,就見到香港圍呢個地方,因為當時附近嘅石排灣係用嚟轉運莞香嘅港口而得名。


相傳响1816年,英國派特使想同中國講開放經商嘅問題,途經香港補給,停泊响港島南區。而英國嘅特使就應該係由石排灣上岸補給,問咗一吓個地方名,好大機會呢一刻就誤以為成個島係叫香港。而當時嘅登岸人之一係士丹頓爵士,所以香港圍所在嘅山谷,叫 Staunton Valley, 中環嘅士丹頓街亦都係以呢位爵士命名。

雖然另一說係話英兵登陸香港嘅時候,問村民而得知地名。雖然都係問村民,但係第一英兵係响水坑口登陸接管香港,第二南京條約嘅其中一條嘅條文係咁嘅:
三、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即係英國以香港作為島名早响簽定《南京條約》前已經出現。當然,英兵可能响英國接管香港前,已經登陸過無數次,1816年嗰次可能都已經有軍隊從行,但就無從考究。

今時今日,好多名都唔同咗。香港圍變成黃竹坑新/舊圍,當時嘅黃竹坑係一條河,英文曾經叫 Staunton Creek,由於城市發展,當年嘅河道,就只剩低一條明渠。香港圍一帶就變咗香港仔,以分別香港島,香港圍對開嘅香港灣,就即係今日嘅深水灣。而隔籬嘅淺水灣,當年就叫舂坎灣。

但舂坎灣呢個名並無消失到,只係近咗舂坎角,以前叫宮魚灣,英文就係當初我想搵嘅 Sogcow Bay.

另一個有趣嘅名字變化,就係銀洲。原本係指深水灣同淺水灣對出,今日叫熨波洲嘅島仔。今日嘅銀洲,就係原本宮魚灣對出叫孖崗嘅島仔。無獨有偶地,銀洲無論以前定今天,都係擺响舂坎灣附近。

重有係原本叫下鴨脷洲 (Tree Island) 嘅小島,响鴨脷洲西面, 大概係因為上面起咗個火藥庫,而改咗名做火藥洲 (Magazine Island). 島上面除咗有火藥庫,最西面重有個編號為 101 嘅燈塔,閒時都會有人登島參觀
3D 圖由 Google Map 提供

No comments:

Popular Posts